当前位置: 首页 > 热点 > > 内容页

海外网评:想插手亚太事务?北约“黑手”不该伸太长

发布时间:2023-07-11 16:31:12 来源:极目新闻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资料图:在立陶宛维尔纽斯,北约和立陶宛的旗帜在峰会会场上空飘扬。(图/视觉中国)

7月11日至12日,北约峰会在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召开。在北约峰会召开前夕,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在美国《外交》杂志发文“碰瓷”中国,诬称中国“挑战北约的安全、价值观和利益”。此次北约峰会再次邀请日本、韩国、澳大利亚、新西兰四国领导人与会,也被外界认为暴露了北约企图将“黑手”伸到亚太的野心。在乌克兰危机持续延宕背景下,北约峰会应关注如何为欧洲与世界的和平稳定发挥建设性作用,而不是搅动亚太地区和平稳定形势。

北约“亚太化”有违北约自身定位。北约成立于冷战时期,其活动范围长期限于欧洲和大洋洲地区,但北约近年来逐渐突破地理界限,将触角伸入亚太。2021年,北约制定了“北约2030年议程”,寻求重振同盟实力,推动新的战略转型,重点转向大国竞争,还提出要积极介入全球事务特别是“印太事务”。2022年,北约首次邀请日本、韩国、澳大利亚、新西兰四国领导人出席北约马德里峰会。今年1月,斯托尔滕贝格访问亚洲,声称跨大西洋和印太地区安全紧密相连。据《日本经济新闻》报道,北约将在今年夏天与日本制定完成新版合作计划,同时将与韩澳新三国制定新的合作计划。作为冷战产物的北约,没有随着冷战的结束而解散,反而通过持续扩张来为自身营造“合理性”,先是东扩对抗俄罗斯,接着又推进“亚太化”,如此举措显然严重背离北约作为区域性军事组织的定位。德国智库席勒研究所创始人兼主席黑尔佳·策普·拉鲁什指出,北约向印太地区扩张非常危险,其扩张野心是对和平最大的威胁。

北约“亚太化”在北约内部也面临巨大争议。北约虽名义上是跨大西洋联盟,但实际上却由美国主导,北约推进“亚太化”很大程度是服务于美国维护全球霸权的需要。在北约内部,尽管英国等国积极在“印太战略”方面追随美国,但法国等国则寻求降低与中国对抗的风险,既不愿在中美之间选边站队,也不愿北约插手由成员国自主决定的投资、技术、贸易等非军事问题。德国之声网站报道称,对于北约是否应将其活动范围留在“自北欧延伸到南欧、从大西洋海岸线延伸到土耳其东部”的区域之内,成员国间存在一些概念上的分歧。法国总统马克龙明确反对北约向亚太扩张,他认为,如果“我们推动北约扩大势力范围和地理范围,我们将铸成大错”。

北约“亚太化”只会给地区来动荡不安。过去几十年,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打着“人道主义干涉”等旗号发动科索沃战争,介入伊拉克、利比亚、叙利亚,占领阿富汗长达20年。据不完全统计,仅2001年后北约发动和参与的战争就导致90万人丧生,其中包括40万平民,还导致数以千万计的难民流离失所。北约至今仍沉迷于冷战思维,热衷通过划分“我们”与“他们”的方式来制造集团对抗,而北约若将这样的思维带入亚太,只会严重威胁地区和平稳定形势。自乌克兰危机爆发以来,北约不断加强与亚太国家的实质性联系,从深化防务合作到举行联合军演,再到谋求在亚洲设立首个联络办事处,推进“亚太化”的步伐加快。日本一桥大学名誉教授田中宏认为,北约不断在亚洲地区试图制造分裂矛盾是非常有害的,而且北约在未来也不会为东亚带来任何积极影响。韩国东亚研究所所长禹守根认为,在美国主导下,北约试图从大西洋继续延伸到太平洋,这“不仅加大亚太地区安全风险,还可能打破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,减缓甚至阻碍域内国家的发展,对此必须高度警惕”。

亚太地区曾饱受冲突战乱之苦,成为大国争斗的竞技场、国际矛盾的聚集地。历史昭示我们,阵营对抗解决不了问题,偏见只会带来灾难。正是因为摆脱了冷战阴霾,亚太地区特别是中小经济体步入奔向现代化的快车道,“亚太奇迹”才应运而生。在当前国际形势下,地区国家求和平、谋发展、促合作的愿望更加迫切,任何搞“新冷战”的图谋,人民不会答应,时代不会允许。(陈洋)

(来源:海外网)

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“极目新闻”客户端,未经授权请勿转载,欢迎提供新闻线索,一经采纳即付报酬。

推荐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