□宫玉河
作为传统的纺织原料,北方多产棉花,南方多产蚕丝,在北方,与棉花生产相比,蚕桑属于小众。不过,由于清末民初的“实业救国”,一时大兴农桑,在此背景下,德州平原县这个北方县城,蚕桑业发展得有声有色。
山东蚕桑业历史悠久,早在商周时代就达到相当水平。清末山东具有近代意义的蚕桑业振兴,就是以一批蚕桑管理、推广机构及“平原县乙种蚕业学校”的建立为标志。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清代光绪二十七年,山东巡抚袁世凯设立“农工商务局”,这是山东最早的实业管理与推广机构。清光绪二十九年,山东巡抚周馥通令各地设“农桑会”,并于同年在济南设“农桑总会”,随后山东各府、州、县纷纷成立“农桑会”。
平原县农会始创于清光绪三十四年,会址在平原县署东常平仓旧址。在大力推广桑树种植的形势下,清光绪三十年,平原县知县姚诗志在西关大寺旁购地8亩,创办苗圃,栽种桑树秧2万余株。民国四年又在公署后东偏处,计官地14亩,由农会筑起院墙,分设苗圃,乘时播种,以便分布乡区。民国九年又把“学田”(旧事办学用的公田)20亩作为苗圃。
据民国《续修平原县志》中关于民国六年的统计,这一年平原县全县拥有桑树76900株。由此可以推断,当时平原县民间养蚕已有一定规模,平原县不但发动种植桑树,而且培育桑苗,以促进蚕桑业发展。
养蚕收益颇丰,也是农民积极养蚕的动力所在。史料记载,当时山东农户有3亩土地才能养一个人,而种桑养蚕每0.75亩土地便可养一个人。清末山东平均每人有田3.7亩,按每家五人中有两个劳动力计算,一个劳动力可耕田15亩-20亩计算,农户家庭劳动力已明显过剩,而“蚕桑见效最速,获利最巨”“以田亩之桑育春夏秋三季之蚕,辛苦只数十天获利可百数元之多”。就柞蚕业来说,以前柞蚕丝每百斤只值银300两,到清末每百斤价格在银700两以上,而且“尚苦缺货”。这势必影响农户的选择。
科举时代本无职业教育一说,自洋务运动兴起后,各地创办了一系列专门学堂。后又逢清末新政,朝廷设立“学部”,制定的《钦定学堂章程》将实业教育纳入中等教育阶段,并自成系统,蚕桑、商务、农林等实业教育逐渐兴起。
清光绪二十二年,山东省在济南东关设立“农林学堂”,清光绪三十二年改为“山东高等农业学堂”,内设蚕业科,并曾筹设“蚕业讲习所”。
民国四年,“平原县乙种蚕业学校”成立,校址在平原县淳熙寺,学校共有桑树700株,土地5亩,每年招收一个班,学制三年。到民国七年“平原县乙种蚕业学校”共有三个班,学生150人,教师7人。课程有国文、算术、历史、地理、理科、修身、养蚕学、栽桑、蚕体生理、蚕体病理、缫丝、土壤学、气象、英语。办学经费由平原县拨发,学生书费由学校负担,末期每年每人还发了一套操作服。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,“平原县乙种蚕业学校”师生上街发动群众抵制日货,声讨卖国贼罪行。
民国十五年,“平原县乙种蚕业学校”与“商业学校”合并,改名为“平原县立职业学校”,有蚕科两个班。
恩县(旧县名,在山东省西北部,1956年撤销)于清代宣统三年建“农学堂”,校址在恩县县城旧学宫西边,有一个班,学生40人,教师3人。民国三年改名为“恩县乙种蚕业学校”,招收三个班,学生120人。民国十八年改称“恩县职业补习学校”,后不再设立蚕科班。
这些学校校名中的“乙种”,是相对“甲种”而言的。“甲种实业学校”施行完全普通实业教育,分农业、工业、商业、商船四种,每种都分设预科及本科,预科一年毕业、本科三年毕业。“乙种实业学校”则施行简易的普通实业教育,城镇、乡及个人也可以设立。“乙种”学校同样分为农业、工业、商业、商船四种,一般三年毕业。
平原县民间养蚕历史悠久。据明代万历年间的《平原县志·物产志》“虫之属”记载:“而蜂、蚕最民所利,赖者养之甚多。”在“枲之属”中记载:“有丝绢……”在“货之属”记载:“有桑皮……”
清乾隆年间《平原县志》也有类似记载,而且在“虫之属”中,把蚕放在第一位。除了“木之属”记载了桑树外,在“货之属”中还有桑皮纸,这是桑树的高附加值产品。
新中国成立后,平原县蚕桑业一度中断,上世纪60年代中后期恢复发展。1966年4月,平原县供销社组织五个基层社派人去聊城蚕校学习放养蓖麻蚕技术,回来后推广。1967年收购蚕茧5万公斤,居全省之首,受此影响,德州各地开始大力推广植桑养蚕和蓖麻养蚕技术,1970年桑园面积5900亩,蚕茧产量211562.5公斤,其中蓖麻蚕茧占全部蚕茧的75%以上。
1978年平原县还从浙江聘来7名技术员,传授植桑养蚕技术。全县桑园面积发展到1000多亩,主要分布在十里铺、恩城、腰站、城关、尹屯、王凤楼等公社。1981年后,棉花奖售政策优厚,棉花种植面积迅速扩大,植桑面积锐减,1984年减到97亩,收购蚕茧5000公斤左右。此后,植桑养蚕基本淡出平原县的农业生产。
新闻线索报料通道:应用市场下载“齐鲁壹点”APP,或搜索微信小程序“齐鲁壹点”,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