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 > 热点 > > 内容页

全球微动态丨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王凡科研团队:科研攻关瞄准国家需求

发布时间:2023-02-19 00:53:33 来源:大众日报

“截至今天,深海数据已成功实时回传超百万组。”2月16日,中科院海洋研究所所长、西太平洋科学观测网负责人王凡研究员打开手机上的“西太观测网”客户端,就看到了从西太平洋深海刚刚传回来的现场数据,包括温度、盐度和流速等。

作为土生土长的青岛籍科学家,王凡从事大洋环流动力学研究30多年,在热带西太平洋和中国近海环流及中尺度过程、暖池热盐结构等研究方面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。

在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、国家“973”计划(基础研究发展计划)和自然科学基金委的支持下,历经多年的探索和研究,王凡带领科研团队建成了我国第一个深海实时科学观测网——西太平洋科学观测网,实现了西太平洋深海6000米范围内的温度、盐度、流速等数据1小时1次的实时传输。据悉,这也是国际上首次实现西太平洋主流系连续实时潜标组网观测。西太平洋科学观测网的建设运行和数据应用,是提升我国深海探测和科学研究能力、保障国家海洋环境安全的重要基础支撑,荣获2019年度海洋工程科学技术奖一等奖。


【资料图】

王凡介绍,观测网内的30余套深海潜标、2套大型浮标共千余件观测设备,已经稳定获取连续8-9年的观测数据,不断刷新我国观测网获取深海数据的最长时间纪录;观测平台更加多样化,既包含了实时潜标和实时浮标等固定观测平台,也包含了剖面浮标和船载移动观测平台等,实现了大洋上层和中深层的全覆盖,建立了实时观测数据的自动分析和应用平台。

“科研攻关瞄准国家需求,这是我们多年来投身西太平洋科学观测网的重要原因。”在王凡看来,西太平洋毗邻我国,是我国从近海挺进大洋的必经之路。西太平洋具有全球最大的暖水体-西太平洋暖池,存在强劲的热带对流和海气相互作用,对我国乃至全球气候具有重要作用。

“同时,西太平洋还具有非常丰富的陆缘物质输入、极高的海洋生物多样性、大规模的板块俯冲、全球最深的海沟和完整的沟—弧—盆火山体系,以及异常活跃的海底热液和冷泉活动等。”王凡说,西太平洋不仅对我国经济生产生活和国家安全保障至关重要,也是开展地球系统科学和相关资源环境研究的理想选区。

“技术的演进是要服务人们的生活,应用到国计民生的领域。”据介绍,观测网获取的连续和实时数据,为我国科学家研究西太平洋环流的三维结构、暖池变异及其对中国气候变化的影响提供宝贵资料,为我国的气候预报和环境保障业务提供重要的基础支撑。如今,观测网服务国家深海科学研究、气候预报预测和海洋环境预报的能力显著增强。

“对厄尔尼诺的研究和预测,是气候学家和海洋学家共同的课题。”王凡说,热带西太平洋,存在着一个多年平均海表温度28℃以上的全球最大暖水区,被称为热带西太平洋暖池,它是驱动热带大气环流的主要热源,也是东亚季风和厄尔尼诺现象的策源地。暖池储存的大量热水,只要有一小部分流动到东太平洋,就可能会引发厄尔尼诺事件,改变世界各地的天气格局。

精心研究“刻画”暖池,王凡科研团队揭示了暖池热盐变异的主要机理,发现了暖池变异对厄尔尼诺现象和我国华南降水变化的重要影响,描述了暖池的盐度变化影响厄尔尼诺事件发展的完整过程,阐释了暖池海温异常增暖造成我国华南秋季严重干旱的机理,“热带西太平洋暖池热盐结构与变异的关键过程和气候效应”一系列研究成果获得了2019年度山东省自然科学一等奖。

我国气候学家根据王凡团队对暖池热盐结构的细致刻画,将厄尔尼诺预报模式增加了一个盐度模块,显著提高了其预报准确率。2015年3月,这个模式在国际上多种厄尔尼诺预报模式中表现极为出彩,提前9个月即成功预报了厄尔尼诺的爆发、发展和强度,在国际上独树一帜。 2015-2016年超强厄尔尼诺发生后,全球出现了连续两次拉尼娜事件,接着又出现连续两次厄尔尼诺事件,而该预报模式也都给出了成功的预报。中国海洋学家和气候学家联手,把论文写在了海天之间,为我国的防灾减灾事业作出了重要的贡献。

2015年,潜标实现了数据实时回传,这是一个革命性的进步。有了一手数据,王凡科研团队成果频出。中科院海洋所统计,1980年到2010年,该所的西太研究团队共在国际一流期刊上发表了19篇论文;而2011年至今,发表了百余篇。这些研究成果,进一步提升了我国在西太平洋海洋与气候变化研究领域的领跑地位。

(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薄克国 报道)

推荐阅读